庖丁解牛

庖丁为文惠君解牛。手之所触,肩之所倚,足之所履,膝之所踦,砉然向然,奏刀騞然,莫不中音。合于《桑林》之舞,乃中《经首》之会。
文惠君曰:「嘻,善哉!技盖至此乎?」
庖丁释刀对曰:「臣之所好者道也,进乎技矣。始臣之解牛之时,所见无非牛者。三年之后,未尝见全牛也。方今之时,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,官知止而神欲行。依乎天理,批大郤,导大窾,因其固然,技经肯綮之未尝,而况大<车瓜>乎!良庖岁更刀,割也;族庖月更刀,折也。今臣之刀十九年矣,所解数千牛矣,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。彼节者有间,而刀刃者无厚;以无厚入有间,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,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。虽然,每至于族,吾见其难为,怵然为戒,视为止,行为迟。动刀甚微,謋然已解,如土委地。提刀而立,为之四顾,为之踌躇满志,善刀而藏之。」
文惠君曰:「善哉!吾闻庖丁之言,得养生焉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

诗集

注解

庖(páo):厨房。「庖丁」即厨师。一说「庖」指厨师,「丁」是他的名字。
为(wèi):替,给。
文惠君:旧说指梁惠王。
解:剖开、分解。
触:接触。
倚:靠。
履:踏、踩。
踦(yǐ):通「倚」用膝抵住。
砉(xū)然:皮肉分离的声音。
向然:多种声音相互响应的样子。向,通「响」,声响。
奏:进刀。
騞(huō)然:以刀快速割牛的声音。
中(zhòng):合乎;「中音」,意思是合乎音乐的节奏。
桑林:传说中的殷商时代的乐曲名。「桑林之舞」意思是用桑林乐曲伴奏的舞蹈。
经首:传说中帝尧时代的乐曲名。
会:乐律,节奏。
盖:通作「盍」,讲作何,怎么的意思。一说为句中语气词,读如「盖」。
释:放下。
好(hào):喜好。
道:事物的规律。
进:进了一层,含有超过、胜过的意思。
乎:于,比。
神:精神,心思。
官:器官,这里指眼。
知:知觉,这里指视觉。
天理:自然的纹理,这里指牛体的自然结构。
批:击。
郤(xì):通作「隙」,这里指牛体筋腱骨骼间的空隙。
道:同「导」,循着。
窾(kuǎn):空,这里指牛体骨节间较大的空处。
因:依,顺着。
固然:牛身体本来的结构。
技(zhī):通作「枝」,指枝脉。
经:经脉。「技经」指经络结聚的地方。
肯:附在骨上的肉。
綮(qìng):骨肉连接很紧的地方。
未:不曾。
尝:尝试。
<车瓜>(gū):大骨。
岁:每年。
更(gēng):更换。
族庖:指一般的厨师。族,众。
折:断;这里指用刀砍断骨头。
发:出,这里指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。
硎(xíng):磨刀石。
闲(jiàn):缝,间隙;这个意义后代写作「间」。
恢恢:宽广。游刃:运转的刀刃。
族:指骨节、筋腱聚结交错的部位。
怵(chù)然:小心谨慎的样子。
謋(huò):牛体分解的声音。
委:散布。
踌躇:悠然自得的样子。
满志:满足了心意。
善:擦拭。
养生:其后省中心语,意思是「养生之道」。

简介

暂无内容

佳句

暂无内容

翻译

庖丁为文惠君宰牛,手触肩顶、足踩膝抵等各种动作,牛的骨肉分离所发出的砉砉响声,还有进刀解牛时哗啦啦的声音,都无不符合音乐的节奏,与《桑林》舞的节拍,《经首》曲的韵律相和谐。
文惠君说:「啊,妙极了!你的技术怎么会高超到这个地步?」
庖丁放下屠刀回答说:「我所爱好的是道,已经超出了技术的范围。开始我宰牛时,见到的都是整体的牛,三年之后,就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。现在,我宰牛时全凭心领神会,而不需要用眼睛看。视觉的作用停止了,而心神还在运行。按照牛的生理结构,把刀劈进筋骨相连的大缝隙,再在骨节的空隙处引刀而入。因为完全依照牛体的本来结构用刀,即便是经络相连、筋骨交错的地方都不会碰到,何况那大骨头呢!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,因为他们用刀割;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,因为他们是用刀砍。我的刀用到如今已经十九年了,宰过的牛也有几千头,可是刀刃还像刚开口的时候一样完好无缺。牛的骨节间有缝隙,刀刃却薄得没有厚度,用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缝隙的骨节,宽宽绰绰,刀刃的活动肯定有足够的馀地。所以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还像刚开口时一样。虽然如此,每碰到筋骨盘结的地方,我看到它很难下手,依然惶惧警惕,目光盯住此处,动作放慢。动刀虽然很轻,整条牛却哗啦一声立刻解体了,就像泥土被堆积在地上一般。我提刀站起,环顾四周,悠然自得,心满意足,然后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。」
文惠君说:「好啊,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,懂得养生的道理了。」

评价

暂无内容
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