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风 · 曹风 · 候人

彼候人兮,何戈与祋。彼其之子,三百赤芾。
维鹈在梁,不濡其翼。彼其之子,不称其服。
维鹈在梁,不濡其咮。彼其之子,不遂其媾。
荟兮蔚兮,南山朝隮。婉兮娈兮,季女斯饥。
                    

诗集

注解

候人:官名,是看守边境、迎送宾客和治理道路、掌管禁令的小官。
何(hè):通“荷”,扛着。祋(duì):武器,殳的一种,竹制,长一丈二尺,有棱而无刃。
彼:他。其:语气词。之子:那人,那些人。
三百:可以指人数,即穿芾的有三百人;也可指芾的件数,即有三百件芾。赤芾(fú):赤色的芾。芾,祭祀服饰,即用革制的蔽膝,上窄下宽,上端固定在腰部衣上,按官品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。赤芾乘轩是大夫以上官爵的待遇。
鹈(tí):即鹈鹕(hú),水禽,体型较大,喙(huì)下有囊,食鱼为生。梁:伸向水中用于捕鱼的堤坝。
濡(rú):沾湿。
称:相称,相配。服:官服。
咮(zhòu):禽鸟的喙。
遂:遂意。一说终也,久也。媾(gòu):宠爱。一说婚配,婚姻。
荟(huì)、蔚:云雾迷漫的样子。
朝:早上。隮(jī):同“跻”,升,登。
婉、娈(luán):柔顺美好的样子。
季女:少女。此指候人的幼女。斯:语助词。

简介

《国风·曹风·候人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中的一首诗。现代学者多赞同朱熹的说法,认为这是一首对好人沉下僚,庸才居高位的现实进行讥刺的歌诗。全诗四章,每章四句。四章赋比兴手法全用上,由表及里,以形象显示内涵,慨叹小人物命运不幸,批判谴责不公平的社会现实。

佳句

暂无内容

翻译

官职低微的候人,背着长戈和祋棍。那些朝中新贵们,身穿朝服三百人。
鹈鹕守在鱼梁上,居然未曾湿翅膀。那些朝中新贵们,哪配身穿贵族装。
鹈鹕守在鱼梁上,嘴都不湿不应当。那些朝中新贵们,得宠称心难久长。
云漫漫啊雾蒙蒙,南山早晨出彩虹。娇小可爱候人女,没有饭吃饿肚肠。

评价

宋代朱熹《诗集传》:“兴也。此刺其君远贤人,而近小人之辞。言彼候人而荷弋与祋者,宜也。彼其之子,而三百赤芾,何哉?晋文公入曹,数其不用禧负羁,而乘轩者三百人,其谓是欤?”“(三章)比也。荟兮蔚兮,言小人众多而气焰盛也。季女婉娈自保,不妄从人,而反饥困,言贤者守道而反贫贱也。”
明末清初王夫之《诗广传》:“奚为荟蔚也?欺然而兴,皴然而止,初终不相践而面相欺也;歘然而合,欻然而离,情穷于达旦而不能固也;翳乎其相蔽而困我之视听也,棘乎其相逼而行相夺也。”“奚以为婉娈也?词有切而不暴也,言色违而勿能舍也,约身自束而不逾分以相夺也。合则喜、离则忧,专一其依而唯恐不相获也。”“有荟蔚之主,则必亲荟蔚之臣,才相近而弗论其情也。詧魏征之娬媚,念褚遂良之依人,匪太宗才有大过人者,征与遂良恶能与荟蔚之子争一朝之饥饱哉!”
清代陈震《读诗识小录》:“三章逐渐说来,如造七级之塔,下一章则其千丝铁网八宝流苏也。”
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