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夕

水流花谢两无情,送尽东风过楚城。
胡蝶梦中家万里,子规枝上月三更。
故园书动经年绝,华发春唯满镜生。
自是不归归便得,五湖烟景有谁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

诗集

注解

楚城:指湖北、湖南一带的城市,泛指旅途经过的楚地,作者另有《湘中秋怀迂客》《夷陵夜泊》等诗。首二句感时,慨叹春光易逝。
胡蝶梦:意即往事如梦。语出《庄子·内篇·齐物论》:「昔者庄周梦为胡蝶,栩栩然胡蝶也。」
子规:一作「杜鹃」,其鸣声凄切。上句写思家,下句写春夕。子规(即杜鹃)夜啼切「春夕」,与「家万里」联系。
动:动辄、每每之意。
经:一作「多」。
绝:一作「别」。
唯:一作「移」。
满镜:一作「两鬓」。
五湖:春秋时,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,辞宫,乘扁舟泛五湖而去。这两句说:我现在还没有归去,我要归去就可以归去,故乡的五湖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夺的。言外之意:既然如此为什么还留滞他乡呢?有自嘲意。

简介

《春夕》是唐代诗人崔礼山旅居湘鄂时所作的羁旅诗。此诗用清丽的语言、工整的格律,把暮春之夜时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,极富诗意,反映了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。全诗意象朦胧,意境深婉,格调沉郁。
《全唐诗》此诗题下注:一本下有「旅怀」二字。

佳句

  • 水流花谢两无情,送尽东风过楚城。
  • 自是不归归便得,五湖烟景有谁争?

翻译

水不停地流走,花儿不断地凋零,这是多么无情啊。正是这无情的时节,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。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,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,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。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,春天万物萌生,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。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,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,故乡五湖的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的。

评价

《舆地纪胜》:(渠州)冲相寺距州城四十里,乃定光佛道场。此诗故老相传是唐崔涂僖宗时避乱至蜀所题。今墨迹无存。唯定光岩间有题云:「前进士崔涂由此闲眺,翌日北归。」
《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》:水流是水无情,花谢是花无情。何谓无情?明见客不得归,而尽送春不少住,是以曰无情也。何人胸中无春怨,如此却是怨得太无赖矣。三,是家,却不是家,却是梦;却又不是梦,却是床上客。四,是月,却不是月,却是鹃;却又不是鹃,却是一夜泪。自来写旅怀,更无有苦于此者矣(首四句下)!五、六,一「动」字,一「惟」字,直是路绝心穷,电无法处。七、八,却于更无法处之中,忽然易穷则变,变出如此十四字来,真令人一时读之,忽地通身跳脱也(末四句下)。
《唐诗摘钞》:「水流花谢」,过楚城而去,人却羁系于此,寸步不能动移,然则有情之人何堪对此无情之物乎!妙在突然埋怨花水,而其所以怨之之故,则又轻轻只接第二句,不细读不知其意,此旅怀之最警策者也。三四倒在后,有作法。连「蝴蝶梦」三熟字,却带好了五六参差对:以「春」对「年」、「镜」对「书」。「满镜」有意,俗本作「两鬓」,索然矣。
《唐三体诗评》:旅怀即恶,不意忽生对镜惊叹,于情事最生动也。
《唐七律选》:此亦脍炙人口之句,但终近俗调,奈何(「蝴蝶梦中」二句下)!
《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》:此诗之妙处在一起一结。
《唐体肤诠》:情生景,景生情,情中有景,景中有情,萦纡缥缈,使读者神为之移。刘、卢衣钵,此时尚在。
《西圃诗说》:唐人句如「一千里色中秋月,十万军声半夜潮」、「蝴蝶梦中家万里,杜鹃枝上月三更」、「深秋帘幕千家雨,落日楼台一笛风」,人争传之。然一览便尽,初看整秀,熟视无神气,以其字露也。
《近体秋阳》:「移」字绝奇,然诠「华发」却有至理。题虽《春夕》,而诗成于旅次,至此突起责其不归,开寤归法。口头语也,披千古理障,呼世人魇寐(「自是不归」句下)。
《一瓢诗话》:崔礼山「自是不归归便得,五湖烟景有谁争」与「相逢尽道休官去,林下何曾见一人」同一妙理。
《唐诗笺注》:此春夕留滞楚中,感而有作也。
《网师园唐诗笺》:秀语丽词,妙能传出旅情。
《唐七律隽》:此联(按指「蝴蝶梦中」一联)如在人意中,而未有人说出,非是俗调,觉熟溜耳。
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