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怀

中原初逐鹿,投笔事戎轩。
纵横计不就,慷慨志犹存。
杖策谒天子,驱马出关门。
请缨系南粤,凭轼下东藩。
郁纡陟高岫,出没望平原。
古木鸣寒鸟,空山啼夜猿。
既伤千里目,还惊九逝魂。
岂不惮艰险,深怀国士恩。
季布无二诺,侯嬴重一言。
人生感意气,功名谁复论。
                    

诗集

暂无内容

注解

述怀:陈述自己的怀抱、志向。
中原:原指黄河南北一带,这里代指中国。
逐鹿:比喻争夺政权。典出自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”
投笔:出自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大丈夫无他志略,犹当效傅介子,张骞立功异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笔砚间乎?”
事戎轩:即从军,戎轩指兵车;亦以借指军队、军事。《后汉书·朱祐景丹等传赞》:“有来羣后,捷我戎轩。”
纵横计:进献谋取天下的谋略。
不就:不被采纳。
慷慨志:奋发有为的雄心壮志。
杖:拿。
策:谋略。
谒:面见。
关:潼关。
请缨:出自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南越与汉和亲,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,欲令入朝,比内诸侯。军自请,愿受长缨,必羁南越而致之阙下。”
终军:字云长,汉武帝时人,西汉著名的政治家、外交家。
凭轼:乘车。
轼: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。
下:是敌人降服。
东藩:东边的属国。
郁纡:山路盘曲迂回,崎岖难行。
陟:登。
岫:山。
出没:时隐时现。
古木:老树。
千里目:荒凉冷落,令人凄伤的景象。
九逝魂:旅途遥远而艰险。九,表示多次。
惮:畏惧、害怕。
怀:感。
国士:一国之中的杰出人才,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皆曰:国士在,且厚,不可当也。”恩:待遇。
季布:楚汉时人,以重然诺而著名当世,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”。诺:答应,诺言。
侯嬴:年老时始为大梁监门小吏。信陵君慕名往访,亲自执辔御车,迎为上客。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,中途停兵不进。侯嬴献计窃得兵符,夺权代将,救赵却秦。
感:念。
意气:指志趣投合,君臣际遇,必须实践诺言,感恩图报
谁复论:谁还能去计较。

简介

《述怀》是唐代名臣魏徵的代表诗作,是一首言志抒情的古诗。
全诗百字二十句,描述了魏徵献计唐高祖,自告奋勇招降李密旧部。其间路途艰险,但魏徵报唐高祖知遇之恩的心更切。这首《述怀》还保留着前代古诗的影响,不带韵律的表达方式,充分抒发魏徵个人的情感,用典虽多但丝毫无堆砌之感。

佳句

  • 季布无二诺,侯嬴重一言。

翻译

如今是一个群豪并起争夺天下的时代,男儿当弃文从武成就一番事业。我曾经向李密献计但不被他采纳,但我心中的壮志并没因此丧失。我拿着自己的计谋献给天子,领命纵马西出潼关。终军当年请缨缚南越王,我乘车东去招降李密旧部和各路豪强。盘旋在崎岖的山路间,放眼望去山下的平原时隐时现。山林间寒鸟悲鸣,深山中不时传来猿啼。远望去一片荒凉,不知前途几何,凶吉难卜。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会不担心个人的人身安全,但一想到唐王以国士之礼相待,不敢不尽心以报其知遇之恩。季布、侯嬴都是千金一诺的人物。人活在世上意气当先,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禄。

评价

清人贺裳《载酒园诗话·又编》:贞观诸公,整缮有馀,警醒不足。惟魏公《述怀》一篇,磊落露骨性。
清人沈德潜在《唐诗别裁》:气骨高古,变从前纤靡之习,盛唐风格发源于此。
王传胪:魏徵的《出关》(《述怀》)唐初诗的佳品,它既继承了前代古诗的风格,又为后面的唐诗开创了新的局面……“郁纡陟高岫,出没望平原。古木鸣寒鸟,空山啼夜猿”这四句很有后世唐诗的韵味。
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