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仙

高咏《楚辞》酬午日,天涯节序匆匆。榴花不似舞裙红,无人知此意,歌罢满帘风。
万事一身伤老矣,戎葵凝笑墙东。酒杯深浅去年同,试浇桥下水,今夕到湘中。
                    

诗集

注解

临江仙:词牌名。唐教坊曲,双调小令,用作词调。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。最初是咏水仙的,调见《花间集》,以后作一般词牌用。双调,五十四字,上下片各五句,三平韵。
高咏:朗声吟咏。
楚词:亦作“楚辞”,本为楚地歌谣。战国楚屈原吸收其营养,创作出《离骚》等巨制鸿篇,后人仿效,名篇继出,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,通称楚辞。
午日:端午,即农历五月初五。酬:指过、对付、打发,这里有度过之意(杜牧《九日齐山登高》诗:“但将酩酊酬佳节”)。
节序:节令。
“榴花”句:言舞裙比石榴更红更美。这是怀念昔时生平岁月之意。榴花,指石榴花。
戎葵:即蜀葵,夏日开花,花开五色,似木槿,有向阳特性。
凝笑:长时间含笑。
湘中,湘江水中。这里指屈原殉难处。

简介

本篇当为宋室南迁、作者避金兵流寓湖湘(湖南湖北)端午感怀而作。时节、处所、国事、境况,使作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屈原当时的遭遇,内心里发出强烈共鸣。上片起句着题,切端午屈原事,次句感叹时序匆促、异乡羁旅,“榴花”插入往年高会观舞盛况,惜乎无人知此,喟叹弥深。“满帘风”,见出情怀激越。
下片感叹自己身出江湖、老大无用。首句仍显示五月蜀葵红似火,但这次进而“凝笑”人了,作者心潮逐浪高,从愤而恨了。蜀葵似乎探头笑语:朝廷不思抵抗,你为什么不为主抗金,不横戈跃马驰疆沙场呢?在无可奈何中,作者要借酒浇愁,但一举杯又联想到祭奠屈原,心随屈原去汨罗了。呼应开端,关念国事情悰贯注于笔端。

佳句

  • 榴花不似舞裙红,无人知此意,歌罢满帘风。
  • 酒杯深浅去年同。试浇桥下水,今夕到湘中。

翻译

我放声吟诵楚辞,来度过端午。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,是一个匆匆过客。异乡的石榴花再红,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,那般艳丽。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,慷慨悲歌后,只有一身风动凉过。
万事在如今,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。墙东的蜀葵,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。杯中之酒,看起来与往年相似,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,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。

评价

暂无内容
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