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集
注解
寻:寻访。隐者:隐士,隐居在山林中的人。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。一般指的是贤士。不遇:没有遇到,没有见到。 童子:没有成年的人,小孩。在这里是指“隐者”的弟子、学生。 言:回答,说。 云深:指山上的云雾。处:行踪,所在。
简介
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,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,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,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,描绘得淋漓尽致。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,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,写寻访不遇,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。全诗遣词通俗清丽,言繁笔简,情深意切,白描无华,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。
佳句
- 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
翻译
苍松下,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;他说,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。 他还对我说,就在这座大山里,可山中云雾缭绕,不知他行踪。
评价
明高棅《唐诗正声》:吴逸一评:自是妙音,所谓不用意而得者。 明李攀龙、叶羲昂《唐诗直解》:愈近愈杳。 明蒋一葵《唐诗选汇解》:首句问,下三句答,直中有婉,婉中有直。 明凌宏宪《唐诗广选》:俞仲蔚曰:意味闲雅,脍炙人口。 明唐汝询《唐诗解》:设为童子之言,以状山居之幽。 明王夫之《姜斋诗话》:《十九首》及《上山采蘼芜》等篇,止以一笔入圣证。自潘岳以凌杂之心作芜乱之调,而后元声几熄。唐以后间有能此者,多得之绝句耳。——意之中但取一句,“松下问童子”是已。如“怪来妆阁闭”,又止半句,愈入化境。 明徐增《而庵说唐诗》:夫寻隐者不遇,则不遇而已矣,却把一童子来作波折,妙极!有心寻隐者,何意遇童子,而此童子又恰是所寻隐者之弟子,则隐者可以遇矣。问之,“言师采药去”,则又可以遇矣……曰“只在此山中”,“此山中”见甚近,“只在”见不往别处,则又可以遇矣。岛方喜形于色,童子却又云:“是便是,但此山中云深,卒不知其所在,却往何处去寻?”是隐者终不可遇矣。此诗一遇一不遇,可遇而终不遇,作多少层折!今人每每趁笔直下。古人有云:“笔扫千军,词流三峡”,误尽后贤,此唐已后所以无诗也。 清黄叔灿《唐诗笺注》:语意真率,无复人间烟火气。 清李锳《诗法易简录》:一句问,下三句答,写出隐者高致。 清吴烶《唐诗选胜直解》:设为童子之言,以答寻问之意,不必实有此事。不露题字,而意已见。 近代王文濡《唐诗评注读本》:此诗一问一答,四句开合变化,令人莫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