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不见

卢家少妇郁金堂,海燕双栖玳瑁梁。
九月寒砧催木叶,十年征戍忆辽阳。
白狼河北音书断,丹凤城南秋夜长。
谁为含愁独不见,更教明月照流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

诗集

注解

独不见:乐府旧题,属《杂曲歌辞》。《乐府解题》:「独不见,伤思而不见也。」诗题一作《古意呈补阙乔知之》。
卢家少妇:泛指少妇。郁金堂:以郁金香料涂抹的堂屋。堂,一作「香」。梁朝萧衍《河中之水歌》:「河中之水向东流,洛阳女儿名莫愁。……十五嫁为卢家妇,十六生儿字阿侯。卢家兰室桂为梁,中有郁金苏合香。」
海燕:又名越燕,燕的一种。因产于南方滨海地区(古百越之地),故名。
玳瑁(dàimào):海生龟类,甲呈黄褐色相间花纹,古人用为装饰品。
寒砧(zhēn):指捣衣声。砧,捣衣用的垫石。古代妇女缝制衣服前,先要将衣料捣过。为赶制寒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,故古诗常以捣衣声寄思妇念远之情。
辽阳:辽河以北,泛指辽东地区。
白狼河:今辽宁省境内之大凌河。
音:一作「军」。
丹凤城:此指长安。相传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,引来凤凰,故称咸阳为丹凤城。后以凤城称京城。唐时长安宫廷在城北,住宅在城南。长安大明宫正南门为丹凤门(见《两京城坊考》卷一)。
谁为:即「为谁」。为,一作「谓」。
教(jiāo):使。
流黄: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,此指帷帐,一说指衣裳。
更教:一作「使妾」。
照:一作「对」。

简介

这是一首拟古乐府之作,刻画了一位对远戍丈夫刻骨相思的闺中贵妇形象。诗人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思妇的哀怨,以双飞双栖的燕子反衬思妇的孤独;以寒砧催落叶、明月照流黄来烘托离愁别恨。全诗辞藻典雅,华美艳丽,情景结合,意境鲜明,被历代诗评家认为是温丽高古之佳篇。

佳句

  • 白狼河北音书断,丹凤城南秋夜长。
  • 九月寒砧催木叶,十年征戍忆辽阳。
  • 谁为含愁独不见,更教明月照流黄。

翻译

郁金香涂饰在卢家少妇的楼堂,海燕栖息在用玳瑁装饰的屋梁。
在九月的捣衣声中树叶已落尽,思念着在辽阳征戍十年的丈夫。
丈夫在渺茫的白狼河音讯不通,京城中的我总觉日夜过得漫长。
谁能够看见她的孤独她的悲愁,只把那明月清辉洒落在纱帐上。

评价

胡元瑞《诗薮·内编》卷五:卢家少妇体格丰神,良称独步,惜颔颇偏枯,结非本色。同乐府语也,同一人诗也。然起句千古骊珠,结语几成蛇足。
方仪卫《昭昧詹言》:本以燕之双栖兴少妇独居,却以「郁金堂」、「玳瑁梁」等字攒成异彩,五色并驰,令人目眩,此得齐梁之秘而加神妙者。三四不过叙流年时景,而措语沉着重稳。五六句分写行者,居者,匀配完足,复以「白狼」、「丹凤」攒染设色。收拓并一步,正跌进一步。曲折圆转,如弹丸脱手,远包齐梁,高振唐音。
胡赤城《唐音癸签》:沈诗篇题原名《独不见》,一结翻题取巧,六朝乐府变声,非律诗正格也。
沈归愚《说诗晬语》卷上:云卿《独不见》一章,骨高,气高,色泽情韵俱高,视中唐「莺啼燕语报新年」诗,味薄语纤,床分上下。
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