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

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,平沙莽莽黄入天。
轮台九月风夜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,随风满地石乱走。
匈奴草黄马正肥,金山西见烟尘飞,汉家大将西出师。
将军金甲夜不脱,半夜军行戈相拨,风头如刀面如割。
马毛带雪汗气蒸,五花连钱旋作冰,幕中草檄砚水凝。
虏骑闻之应胆慑,料知短兵不敢接,车师西门伫献捷。
                    

诗集

注解

走马川:即车尔成河,又名左未河,在今新疆境内。
行:诗歌的一种体裁。
封大夫:即封常清,唐朝将领,蒲州猗氏人,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、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、知节度事,後又陞任北庭都护,持节安西节度使。
西征:一般认为是出征播仙。
走马川行雪海边:一作「走马沧海边」。
雪海: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。
轮台:地名,在今新疆米泉境内。
匈奴:泛指西域游牧民族。
金山:指今新疆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。
汉家: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。
戈相拨:兵器互相撞击。
五花连钱:五花,连钱指马斑驳的毛色。
草檄(xí):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。
短兵:指刀剑一类武器。
车师:为唐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,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。蘅塘退士本作「军师」。
伫:久立,此处作等待解。
献捷:献上贺捷诗章。

简介

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(西元七五四年)或天宝十四载(西元七五五年),当时岑嘉州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。这期间,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。岑嘉州对当时征战的艰苦、胜利的欢乐,都有比较深的体会,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。这是岑嘉州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,与《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》係同一时期、为同一事件、馈赠同一对象之作。
此诗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,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。开头极力渲染环境恶劣、风沙遮天蔽日;接着写匈奴藉草黄马壮之机入侵,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、严阵以待;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,预祝唐军凯旋。诗虽叙征战,却以叙寒冷为主,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。语句豪爽,如风发泉涌,真实动人。全诗句句用韵,三句一转,节奏急切有力,激越豪壮,别具一格。

佳句

  • 君不见,走马川行雪海边,平沙莽莽黄入天。
  • 轮台九月风夜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,随风满地石乱走。
  • 将军金甲夜不脱,半夜军行戈相拨,风头如刀面如割。
  • 马毛带雪汗气蒸,五花连钱旋作冰,幕中草檄砚水凝。

翻译

您难道不曾看见吗?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,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。
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,走马川的碎石块块大如斗,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。
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,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,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。
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,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,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。
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,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,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。
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,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,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。

评价

《唐贤三昧集笺注》:第一解二句,余皆三句一解,格法甚奇。「大如斗」者尚谓之「碎石」,是极写风势,此见用字之诀。奇句,亦是用字之妙(「马毛带雪」二句下)。其精悍处似独辟一面目,杜亦未有此。老杜《饮中八仙歌》中,多甲三句一解而不换韵,此首六解换韵,平仄互用,别自一奇格也。
《唐诗别裁》:势险节短。句句用韵,三句一转、此《峄山碑》文法也,《唐中兴颂》亦然。
《网师园唐诗笺》:奇景以奇结状出(「一川碎石」句下)。险绝怕绝,中夜读之,毛发竖起。逐句用韵,每三句一转,促节危弦,无诘屈赘牙之病,嘉州之所以颉颃李、杜,而超出于樊宗师、卢仝辈也。
《唐贤清雅集》:纔作起笔,忽然陡插「风吼」、「石走」三句,最奇。下略平叙舒其气,复用「马毛带雪」三句,跌荡一番。急以促节收住,微见颂扬,神完气固。谋篇之妙,与《白雪歌》同工异曲,三句一转都用韵,是一格。
《昭昧詹言》:奇才奇气,风发泉涌。「平沙」句,奇句。

评论区